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一线城市楼市突发政策松绑信号,南京是否有望跟进? 观速讯

来源:搜狐城市-南京    时间:2023-04-12 04:52:13

4月10日,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发布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及实事事项一季度工作进展情况。

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中提出,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快健全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健全工作机制,完善“一区一策”调控措施,支持“一老一小”、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和职住平衡的合理住房需求。


(资料图片)

其中,多子女家庭和职住平衡家庭购房支持政策按照“一区一策”的方式由房山区试点,相关内容报请市委、市政府同意试点推进,下一步需争取人行营管部和住建部同意。

PART 01

北京推行“一区一策”,其实早有预兆。今年1月份,北京市政府曾印发《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》,其中第232条提到,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快健全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健全工作机制,完善“一区一策”调控措施。

关于备受市场关注的“一区一策”表述,据住建委最新披露,该事项一季度的进展情况为:多子女家庭和职住平衡家庭购房支持政策,按照“一区一策”的方式由房山区试点,相关内容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试点推进,下一步需争取人行营管部和住建部同意。

该消息释放后,引发市场强烈反响,业内尤其是北京的购房者,都在关注后续政策将如何落地。

今年2月份,有传言称房山区将实施“认房不认贷”。随后房山区房屋交易中心表示,试点“认房不认贷”消息不属实,目前没有落实该政策。

4月,官方正式发布消息,实行“一区一策”。PART 02实际上,北京房山区被期待出台新政,与其楼市表现密不可分。

在过去的2022年,房山区新房成交量几近腰斩。北京市住建委信息显示,房山2022年新房仅网签约3000套,销售金额约105亿元,同比2021年销量下跌近50%,整个区的销售额甚至不及北京一些热门项目的年成交额。

关于房山区“一区一策”的具体政策内容,目前还没有公开性的说法。

行业猜测政策方向可能含以下几方面:

①提高多孩家庭的公积金贷额度;

②降低多孩家庭二套房首付比例;目前,北京购买二套房,普宅最低首付比例为60%,非普为80%。

而目前普宅的认定标准是(京建发382号文件):小区建筑容积率≥1.0;单套建筑面积≤140m²;实际成交价≤平均交易单价或套总价的1.2倍。计算后,普宅的单价或套总价认定标准线为:五环内:单价39600元/m²或总价468万元;五环到六环:单价31680元/m²或总价374万元;六环外:单价23760元/m²或总价281万元。以上三点,有一个不符合,即认定为非普。

这些年随着北京房价的上涨,可以说目前北京新入市的楼盘,无论是单价还是总价都超过了上述标准,几乎没有“普宅”了,大部分家庭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都高达80%。

因为调整普宅标准是全北京市,而房山区是“一区一策”,所以可能的就是降低多孩家庭的二套房首付比例。

更大胆一点的猜测是,像其他二三线城市一样松绑限购,增加多孩家庭购房套数,允许多孩家庭在房山区新购一套房。

但是目前看北京松绑限购谨慎,大概率不在选项中。

PART 03

作为“风向标”的北京已经释放出信号,作为强二线城市的南京是否有望跟进“松绑”进度呢?

自去年底以来,先后多次发文,支持房地产发展。

2022年12月初,南京优化主城4大产业集聚区限购;

2022年12月底,南京市房产局提出:灵活运用信贷支持、退税优惠等政策,满足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;

2023年2月初,南京发布《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提出十方面共33项重磅措施;

3月1日,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发布《关于开办二手房住房公积金“带押过户”贷款业务的通知》,即日起开办二手房公积金“带押过户”贷款业务;

2023年4月初,南京住房公积金提取实现跨行实时支付。

从南京此前的政策来看,随着“因城施策”支持力度不断增强,短期政策仍有空间,需求端政策仍有望继续围绕降低购房门槛和降低购房成本展开。

据中指研究院数据,截止3月31日,新房市场住宅供应71.12万㎡,环比上涨75.52%,同比上涨154.27%;成交面积97.30万平方米,环比上涨54.96%,同比上涨35.72%;成交均价33675元/㎡,环比上涨14.20%,同比上涨3.59%。

可以看出,此前一批政策利好的落地后,市场回温还是相对可观的。

我们也希望,接下来南京能够继续“因城施策”,为房地产市场回温提供助力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欧洲珠宝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